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成功举办首届琴歌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36 | 回复0 |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710日下午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北岸讲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琴歌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联合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文物协会共同主办。本场音乐会是继217日在此成功举办的“2025新春古琴音乐”后以琴歌为主题的“琴歌专场音乐会”。

1e2fadcdb683829507a994bce130c070.jpg
韩杰会长和本场演员们合影留念

     琴歌是古琴艺术的一个重要演出形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说的是2500孔子就边弹边吟唱了《诗经》的三百零五篇中国琴歌发展史上,春秋战国、唐代、明代为琴歌发展三大高峰,分析各时期创作背景、艺术特征及历史演变。聚焦琴歌起源、文人参与、经典曲目如《阳关三叠》《凤求凰》近年来,琴歌的发展很快,演出逐渐增加,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本场琴歌雅集有传统琴曲的琴歌,也有新编的诗词琴歌。这次雅集是我们的一次展演,是一次交流将是北京琴研会古琴文化活动的一个新的起点。

233a06e2f4bce10837372858329d2805.jpg
北京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巍致辞

0682a1eb9666571b4f1281e98dfc108e.jpg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韩杰会长致辞

—— 精彩回顾 ——

05201ae28bfa28539d761a5df7215a09.jpg
琴歌《卧龙吟》
表演者:桐炜、余慧芬、张锋

导聆: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诸葛亮是其中最耀眼的星辰之一。我们将聆听到的第一首琴歌是《卧龙吟》,又名《有为歌》,曲中,既有诸葛亮“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的才学自信,又有“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的忧国情怀;有“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的知遇感恩,也有“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的壮志豪情。

0952862912ed6b289de4456caaa76a40.jpg
琴歌《酒狂之桃花庵歌》
表演者:王璐

导聆: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当魏晋名士的不羁,遇见江南才子的风流,七弦间便涌起桃花换酒与酒后疏狂的浪漫对峙琴者以《酒狂》曲调为骨,唐寅诗意为魂,演绎半醒半醉的花酒奇谭。且听弦上松风,且看指底落英,此中有真意,何必问醉醒?请欣赏古琴弦歌《酒狂之桃花庵歌》

08b42c9a418520e187e8c5ff72044bbc.jpg
琴歌《诗经蒹葭》
表演者:凌子春、张丽华

导聆:《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名篇,全篇着意渲染一种渺远虚惘的境界气氛,一种执着缠绵而又略带感伤的情调,一种向往追寻而渺茫难即的意绪。用芦苇露水等意象,营造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追求伊人而不得的怅惘之情。请欣赏歌《蒹葭》

f811bdb78f856703b97687d557e0ab4e.jpg
琴歌《桃夭》
表演者:姚刚、乐乐、糖糖

导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生动描述了桃花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诗中比喻盛装代嫁的新娘,她气质高雅,光彩照人,她会为新的家庭带来幸福,也定会为两个家族带来兴旺、和睦全诗洋溢着喜气洋洋。请欣赏琴歌《桃夭》

7938b8acb41c429a4a817438ca3a2c37.jpg
琴歌《离骚》
表演者:江宜桐、白秋童

导聆:中国古琴名曲《离骚》,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创作。此曲抒发了屈原遭遇人生不平后的忧郁和苦闷,以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其风格古朴苍劲、深沉含蓄。全曲随情绪起伏,凄凉压抑,豪放自若,体现了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高尚情操格调。

d3e5f826b749afc15fa363090ee8d3a9.jpg
琴歌《楞严一笑》
表演者:臧芮、陈丽娟

导聆:《楞严一笑》出自宋代法常和尚临终时所作偈子,也是他从《楞严经》中所悟的生命境界,他用优美的语言揭示道:“一切终将空寂,不若置之一笑,生死不过如“目送飞鸿远去”,他开悟的灵光“迥然是横亘天宇的永恒”。请欣赏琴歌《楞严一笑》。

28a379e028c62631dd44c77a62d43a0a.jpg
琴歌《半壶纱》
表演者:周捧

导聆: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揽五分红霞采竹回家悠悠风来埋一地桑麻半城春色水煮茶,云卷云舒半壶纱;竹影婆娑思雨落,清雅弦音醉芳华。请聆听周捧带来的古风琴歌《半壶纱》

32ccc5ab3491c0642dbb0a3de7ba5a18.jpg
琴诵《木兰花·石榴》  
表演者:韩晶莹芦金凤朱莉白丁邱丽晔

导聆:《木兰花·石榴》董俊宏作曲朱募沉作,词作集李商隐“曾经寂寥金烬黯,断无消息石榴红”,王沂“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的意境风格延续而成,表现生命无尽的寂寥等待重生。曲调似乎能穿越时光的悠远寂静,带给人气息。下面请欣赏琴歌吟诵《木兰花·石榴》

fa6272fb8b501a42902276ed2d9eb7b9.jpg
琴歌《归去来辞》
表演者:刘小溪

导聆:古琴曲《归去来辞》,源自田园诗鼻祖东晋陶渊明的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对大自然的追求向往。曲意境深远,寄情山水,聆听者似乎能感受到千年文人乐琴书以消忧的那份淡泊与豁达琴弦上流淌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份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旷达心境,让我们静心聆听琴歌《归去来辞》。

330493c037dad811eeb2091126f66f8f.jpg
琴歌《漁歌调》
表演者:刘政宏

导聆:《渔歌调》此曲原于《太古遗音琴谱》唐·柳宗元诗词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期,与其《江雪》同为山水诗代表作。诗人通过渔翁夜傍西岩”“晓汲清湘的生活场景,展现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末句岩上无心云相逐,既是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继承,也是对自身政治困境的含蓄排遣看似写渔翁之闲适,实则抒诗人欲摆脱宦海沉浮之苦闷。

d26fa503d4ba13a77eb135f183f9452b.jpg
琴歌《极乐吟》
表演者:韩杰、韩晶莹

导聆:欸乃一声山水绿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这世上只有一位,但是这世上的快乐有千千万,最后我们将聆听到的是一曲用优美而豪迈的旋律展示了柳宗元的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日夜奔波于江上的渔翁住在山岩旁边,用的是清湘之水,烧的是楚地之竹,那一声豪迈的号子声嘲笑了那些地处高位而互相追逐名利的人热情讴歌了在天地自然之间生活的劳动人民这才是极乐,最高尚的乐。

50885054da4c15bcae05c8c9938276b1.jpg
主持人:邱丽晔

716086b7b114aafb6f874487fdadbc46.jpg
北岸讲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

      本次音乐会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参与演出和服务工作的成员有三十十多名,北岸讲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现场听众说家人在平台报名晚了都没有抢到名额,希望下次能现场聆听到。群众听众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引领下离场后,韩杰会长对本次音乐会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场演出十分成功,高度评价了整体演出水平。他向大家的付出表示慰问和祝贺。

57a56ea0c0844677142d448fb23102c0.jpg

      韩杰会长说:“第一次听大家在一起演唱琴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现在把琴歌放在今后一个阶段的演出重点,是把琴歌和古琴演奏放在同等位置,在继续提高古琴独奏奏水平的同时,也要研究提高琴歌的艺术水平。琴歌的历史悠久,曲目繁多,特点各异,琴歌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表现,这同样需要我们去研究去传承。这次演出展示了我们琴研会在琴歌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我们还准备建立琴歌合唱团,大家共同努力,一定取得好的成绩,大家一定要对未来的琴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全场活动在大家齐声歌唱古琴名曲《关山月》的雄壮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ffbd41dd1bf2dd61f056fbd68cfc24be.jpg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成员合影留念

策划:韩杰  
统筹:桐炜  
摄影:印立萍、吴振英  
撰文:韩晶莹、邱丽晔  

195509hgehqrv93o3gqvah.jpg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
关注平台收听未来,查看历史消息分享更多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